連續兩週為記錄討論過程,這些缺點將由你們其中成績扣除.
不要告訴我你們作了,但要連到別的地方,我們的專題就是希望one portal,結果自己卻作不到?

以下這篇文章是由國家圖書館提供,以Web2.0來看,我們已做到提供資訊(RSS),使用者導向.想想什麼沒作?你們準備怎麼作?

星期三參訪,星期四三點以後我要去榮總,本週有什麼要討論?

    何謂Library 2.0

    Library 2.0由Michael Casey於2005年9月提起,他認為Library 2.0為Web 2.0的延伸產品,自他提起後,引起國內外部落客及圖書館的討論,Library 2.0延伸Web 2.0的概念,圖書館將不再只是資訊取用的場所,而更著重圖書館與讀者、讀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,藉由社群經營、互動分享的服務,讓資訊被再利用、被加值與推廣,而另一方面,圖書館服務也可以從讀者的反應中進行改善。

    在「Library 2.0: A Guide to Participatory Library Service」一書中對於Library 2.0的定義為(資料來源:Library View 圖書館觀點,

    http://libraryviews.blogsome.com/2007/07/28/563/):

  • Library 2.0 是應付持續且有目的的改變(constant and purposeful change) 的一種模式。
  • Library 2.0 透過參與式的(participatory)、使用者導向(user-driven) 的服務強化了圖書館使用者的使用經驗。
  • 藉由達成前二項要點,Library 2.0 在對現有使用者增進服務外,同時也可以觸及到潛在的使用者(reaching out to potential library users)。

    可見library 2.0不是技術、標準,更是一種觀念,能做到以使用者為中心服務的思考,強化圖書館服務,就可以說library 2.0的應用。

    Library 2.0在圖書館的應用

    目前全世界已有許多圖書館導入Library 2.0的服務,希望提供一個全新整合的圖書館服務架構,從讀者角、開放角度思考圖書館的服務及系統,目前在國內外圖書館常見的應用包括:

  • RSS、Atom:提供主動式服務給讀者,並可依類別或單元提供資訊。
  • 線上即時通:提供線上即時通訊息服務,參考館員於線上提供諮詢服務。
  • 線上申辦:將圖書館申請業務移至線上服務,可提供零距離且無間斷服務。
  • 部落格:將圖書館主題部落格或網站以部落格呈現,以部落格經營圖書館資訊服務。
  • 社群軟體:利用Tag、評論、迴響、推文等社群軟體工具,提供分享並串聯,資訊推播。
  • Wiki:讀者為作者,讀者可對內容進行定義與編修,提高讀者參與與貢獻。
  • Web Service/API:利用網路上已提供之服務整合至圖書館系統,如google maps,可顯示圖書館位置並可直接查詢館藏。
  • 自由軟體:愈來愈多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,由圖書館掌控自己使用的軟體,自行管理
  • 個人化服務:圖書館網站的發展將與個人習慣、喜好結合,系統可針對個別讀者的個個檔案及資訊尋求行生,自動產生個人化頁面及各式各樣的推薦服務。

    上述應用皆是運用網路及讀者的資源,以加值圖書館資訊服務;而利用社群服務的推播,可增加圖書館服務效益,圖書館的服務將不侷限於圖書書館本身及網站而已,而是無際的網海。如此透過library 2.0概念,建構以讀者為服務中心的圖書資訊服務。

    結語

    Library 2.0 不僅只是技術應用的思考,library 2.0可以算是一種精神,刺激圖書館重新思考圖書館服務,而這樣的思維帶給圖書館一個創新的轉變,著重使用者的互動與回饋,進而改善,如同Ranganath『圖書館五律』中提到圖書館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,唯有不斷的改進、增進使用者服務、延伸服務觸角,才能讓圖書館更加進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g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